|
|
|
|
|
|
|
|
|
|
關于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
第2337號(商貿旅游類100號)提案答復的函
倪閩景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防范校外培訓機構經營風險、遏制惡性競爭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對于您所提出的加強校外培訓機構管理,整頓校外培訓機構亂象的意見建議,我局高度重視并深表贊同。一直以來,市場監管總局積極發揮職能作用,依法開展對校外培訓機構的登記注冊、收費監督、廣告監管等方面工作,加大市場執法檢查力度,嚴肅查處培訓機構的違法違規行為。
一、嚴格落實營利性校外培訓機構的設立審批制度,強化信用約束
2015年以來,《教育法》《民辦教育促進法》相繼修訂完善,市場監管總局積極配合教育部制定下發了《關于營利性民辦學校名稱登記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等配套規范性文件,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嚴格審查審批機關的批準許可,嚴格執行“先證后照”制度,強化對校外培訓機構的信用約束。截至2021年6月,經營范圍中包含“培訓”、“教育咨詢”、“教育科技”等字樣的214萬戶企業中有12.87萬戶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1.89萬戶企業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上述信息均已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并共享至有關部門,由有關部門按照《失信企業協同監管和聯合懲戒備忘錄》有關規定依法開展聯合懲戒。
二、加強教育培訓類廣告監督檢查,依法查處違法廣告
以整治校外培訓虛假違法廣告為重點,不斷加大廣告監測監管力度,依法查處違法廣告行為。一是開展“呵護青少年健康成長”——教育培訓類廣告清理整治行動,集中整治突出問題。嚴厲打擊利用科研單位、學術機構、教育機構等名義或形象作推薦、證明的教育培訓類廣告,誤導青少年的假扮“名師”廣告。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1年6月中旬,全國各級市場監管部門累計監測涉及教育培訓類的廣告403022條次,查辦違法廣告案件242件,處罰金額306萬元,行政約談724次。二是組織重點案件查處。2021年1月,市場監管總局對輿情反映強烈的“一個在多個教育培訓廣告中假扮不同學科老師”典型違法廣告進行督辦,指導北京市市場監管部門對涉案的猿輔導、作業幫、高徒課堂、清北網校等四家在線教育機構依法嚴肅處理,共處罰71.51萬元。三是曝光典型案例。2021年5月,總局所屬媒體集中曝光一批校外培訓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同時,積極指導地方加大相關案件曝光力度,目前已有廣東、北京等地主動曝光各類涉校外培訓虛假違法廣告案件21件。
三、嚴肅查處教育收費領域違反價格法律法規及行政事業性收費相關規定的亂收費行為
部署校外教育培訓市場較發達的北京、上海、廣東、浙江開展對部分校外培訓機構開展重點檢查。全面對照價格、反不正當競爭法律法規,嚴肅查處不履行價格承諾、虛假優惠折價、虛構原價、不按規定明碼標價等價格違法行為以及虛假宣傳(如:虛構教師資質、虛構執教履歷、夸大升學數據)等不正當競爭行為,依法對15家校外培訓機構虛假宣傳、價格欺詐行為頂格罰款3650萬元,通過媒體加大案件曝光力度,形成強大的治理聲勢,有力的震懾了不法行為,維護了市場秩序。
四、推進在線教育規范實施
市場監管總局先后發布了《遠程教育服務規范》(GB/T 39050—2020)、《信息技術學習、教育和培訓電子書包終端規范》(GB/T 36095—2018)、《信息技術學習、教育和培訓在線課程》(GB/T 36642—2018)等9項在線教育相關國家推薦標準,進一步完善了在線教育市場的相關行業標準。
下一步,市場監管總局將切實發揮職能作用,加強跨部門協同,嚴格履行線上線下培訓機構登記審批要求,嚴格查處價格違法行為,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全力整治校外培訓亂象。重點治理教育培訓類違法廣告亂象,充分發揮整治虛假違法廣告部際聯席會議職能作用,強化與教育、宣傳、網信、廣電等部門協同配合,共同加強對廣播、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及互聯網發布教育培訓類違法廣告的打擊力度,維護廣大家長和學生的正當權益。
感謝您的建議,也希望您繼續關心和支持我們的工作!
市場監管總局
2021年7月23日